背景需求
目前校园内个人身份确认通常采用一卡通,用于校园消费、生活服务、重要场所门禁等。而校园一卡通存在被遗忘、遗失、造假等情况,一旦一卡通被人盗用,在校师生的人身、财产、信息安全则无法保障。 采用一卡通进行校园身份认证效率相对不高,校园需要一种新的身份认证技术,来替代原有的身份认证流程。而通过引入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(人脸、指静脉)的身份认证平台,部署身份认证系统,利用身份认证终端采集生物特征数据,和预存在生物特征模板库的数据进行比对,以确认当前认证人的身份,可完美解决上述问题。
系统介绍
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(人脸、指静脉)的身份认证平台项目的总体建设目标是: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,以现有网络环境为依托,利用人脸、指静脉特征作为身份识别特征,建立一套网络互联、信息共享、安全可靠的身份认证平台,促进“智慧校园”的发展,维护考试的公平、公正,方便全校师生出入管理、进行消费与事物办理,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,建立现代化的高校综合生物特征识别防护体系
应用场景
学生、教师课堂考勤
以生物特征库为基础,在学生上课期间进行课堂签到以及教室工作时间考勤,有效提升了教师/学生考勤效率,增强学校对教师、学生的监督。
考生身份认证
以生物特征库为基础,确定考生身份,实现考前对每位学生进行身份认证,杜绝替考行为发生,为考试的公平、公正、严谨提供保障。
校内服务管理
以生物特征为身份标识,为校内的各类应用(消费支付、图书借阅等)提供服务,实现无卡管理。
校内安全管理
以生物特征为身份标识,为校内各大场所(宿舍、实验室、档案室、娱乐室等)的出入人员进行身份认证,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比对结果,系统将及时发送至校园安保处进行预警,保障校内安全。
应用价值
1、 杜绝代考等作弊现象的发生,保障考生身份的真实性,解决长期困扰教育部门考生身份验证工作的技术难题,保证考试的信誉度与公正性。
2、 生物识别作为高校宿舍楼、图书馆、实验室等处的出入门禁密钥,如监控到校外来访人员,即可在后台对工作人员进行提示、预警,可有效维护校园安全,减少校园安全隐患。
3、 优化校园管理秩序,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、网络化和智能化,大幅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,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。